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全世界首部10倍速CD-RW問世
~~~ 作者:林士益 光碟燒錄機(CD-R/CD-RW)現在幾乎已快成了個人電腦的標準配備,主要原因是現在軟體的體積都很大,如果要用磁片來備份,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,可是如果用zip或MO,別人的電腦又不見得有上述的兩種主機,所以資料的交換性就大打折扣了。 但是光碟機因為已經是目前每部PC必備的儲存媒體,所以以燒錄光碟片的方式進行備份,就不必擔心資料交換性的問題。隨著燒錄機與空片價格的不斷下滑,燒錄機市場隨之成長,廠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,為了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,無不挖空心思,希望能以產品的功能和特色,獲得消費者的青睞。 而光碟燒錄機最為人所重視的,自然就是燒錄的速度囉!而本文的主角-Plextor PlexWriter 12/10/32(以下簡稱PX-W1210TA)在燒錄的速度上,可以說是立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:除了擁有12倍速的CD-R燒錄速度,更是世界首部可以10倍速燒錄CD-RW的燒錄機。 █ 聲名顯赫的光碟世家 說起Plextor,相信接觸電腦有段時間的讀者都知道:Plextor在光碟機中的地位,就如同主機板中的華碩,或是音效卡中的創巨一樣,幾乎是光碟機性能與品質的代名詞。以往我曾在國外的媒體上讀到一句關於Plextor的評語,令我印象十分深刻。 那位作者是這樣說的:「如果以汽車來比喻,Plextor的光碟機大概就是光碟機中的勞斯萊斯!」 事實上,Plextor的產品向來走高性能、高價位路線,加上早期幾乎都只推出SCSI界面的機種,所以一般的讀者對它可能有點陌生,不過Plextor可是聲名顯赫的光碟世家喔!不論是光碟機或是光碟燒錄機,Plextor的產品在市場上都有很好的口碑。 曾聽友人抱怨Plextor的產品太貴,不過我倒是還沒聽過有人說對Plextor的產品本身不滿意。所以儘管不便宜,但擁護Plextor的還是大有人在。我本身也是個Plextor的愛用者,從四倍速的燒錄器到40倍速的光碟機,都是made by Plextor,所以這回有機會試用PX-W1210TA,自然是樂事一件。 █ 旗艦級的規格 PX-W1210TA是Plextor所推出的最新機種,從規格上來看,不但可說是Plextor旗艦級的產品,在同級市場上也算是殺手級的產品了。目前燒錄機市場主流的規格是8x4x32x,也就是8倍速CD-R燒錄、4倍速CD-RW燒錄,以及32倍速讀取。 雖然12倍速CD-R燒錄的機種,也已經在市面上銷售,不過價格較高,而且CD-RW的部份一樣是4倍速寫入,相形之下,吸引力就稍低了。CD-RW燒錄的速度過慢,一直是許多使用者不願意採用的原因,因此常常會出現買了光碟燒錄機,卻永遠只使用到CD-R燒錄,至於CD-RW則從來沒燒過的情形。 有鑑於此,光碟燒錄機廠商紛紛投入高倍速CD-RW機種的研發,也有廠商已經推出8倍速CD-RW的機種了,但可惜的是:該部機種CD-R燒錄的部份仍停留在8倍速,因此令許多Power USER傷透了腦筋:到底該買12寫4複寫的機種,還是買8寫8複寫的機種…。 PX-W1210TA的出現,看起來似乎已經做了最好的解答:12寫10複寫的燒錄速度,可說是睥睨群雄,不管是較常用CD-R或是CD-RW,這部機種的燒錄速度都是目前最快的…。 █ IDE與SCSI之爭 不過有點出乎意料的,這部PX-W1210TA採用的是ATAPI(IDE)界面,而非Plextor慣用的SCSI界面。Plextor可說是SCSI陣營的強烈擁護者,從早期的光碟機,到後來的燒錄機,幾乎清一色都是採用SCSI界面。當別的競爭對手紛紛推出IDE機種,以降低成本,提高市場競爭力時,Plextor依然不為所動,主要的理由是:IDE界面的系統負擔太重,不能提供一個穩定的燒錄環境。 直到這一兩年,由於技術上的提升,以及為了迎合市場的期望,Plextor才嘗試推出IDE界面的燒錄機,並以優異的燒錄品質獲得市場肯定。不過無論如何,將12寫10複寫如此重要的產品,以IDE界面來推出,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創舉。 Plextor這次之所以會選擇以IDE界面推出新款的10倍速CD-RW燒錄機,一方面雖然是因為內建了BURN-Proof技術(後述),不過也代表了Plextor對市場需求的重視:不可否認的,IDE界面的確是最普及、安裝最簡易的連接界面,相容性的問題也最小。 由於新一代的傳輸規格例如,USB、1394紛紛崛起,所以SCSI也不得不不斷的往上走,以目前主流的Ultra2 SCSI來看,其實已經遠遠超過光機機所需了。因此SCSI未來的走向,將會越來越偏向高效能的儲存裝置,例如硬碟的支援,至於像光碟燒錄機這種慢速的儲存裝置,將會逐漸改採IDE這種便宜又好用的界面。 █ 誰需要12倍速燒錄機? 前面提過,目前光碟燒錄機市場以8寫4複寫的機種為主流,如果你目前已經擁有這個等級的燒錄機,其實再採購12倍速燒錄機的意義不大。從8寫提升到12寫,除非真的每天有大量的備份需求,不然差異其實很有限。 而且想要以12倍速燒錄光碟,除了燒錄機本身之外,最主要也得有一部夠強的光碟機擔任讀取資料的大任,所以可能連舊有的光碟機都得更換,再加上不是隨便什麼空片都能以12倍速燒錄,所以對硬體的需求可能得額外付出不少代價,並不光是採購燒錄機而已。 咦?這麼說來,難道12倍速的燒錄機就一無是處了嗎?當然不是!我剛剛指的是「已經擁有8倍速燒錄機」的使用者,但如果你目前正在考慮新購一部燒錄機,或是你打算升級現有的4倍速燒錄器,那麼12倍速燒錄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因為如果從4倍速升級到8倍速,還不如直接升級到12倍速,或是乾脆再等下去(反正4倍速也還可以用)。 另外,如果是公司行號或學校的備份用途,12倍速的燒錄機也是很有需要的,因為通常上述的使用環境中,有許多人等著要使用機器,這時候當然是越快越好囉! 以PX-W1210TA為例,因為採用IDE界面,所以大大降低了安裝的困難度,也不必擔心SCSI卡是否相容的問題。而且因為它支援了1x/2x/4x/8x/12x的燒錄速度(CD-R),所以如果擔心目前的光碟機不夠快,也可以降低燒錄的速度。 █ 穩定的讀取能力 光碟燒錄機的讀取速度,向來不是眾人關心的重點,大家比較在意的是燒錄機的燒錄速度,而不是讀取速度。不過,其實燒錄機的讀片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。請注意:我說的是「讀取能力」而非「讀取速度」。 如果要比讀取的速度,應該是光碟機的事,畢竟對拷時的資料來原是光碟機,不過如果光碟機具備比光碟機更穩定的讀取能力,那麼遇到片子刮傷或是要轉數位音軌、image檔時,就可以交由燒錄機來執行。特別是如果你的光碟機還是32倍速以下的舊機種時,一部燒錄機比光碟機貴得多,如果能這樣一機兩用,才是划算嘛!
Plextor本來就是以光碟機聞名,這部PX-W1210TA雖然是燒錄機,可是承繼了家族的優良血統,在讀取能力上,表現相當搶眼。資料的讀取上,PX-W1210TA在CDSpeed99中跑出了21.11x的成績,平均搜尋時間為152ms。而在DAE(Digital audio extraction)速度,也就是俗稱的抓音軌測試,不但有18.69x的佳績,而且抓出來的DAE quality也得到10分的滿分,讀取的品質相當好。
█ 驚人的10倍速CD-RW燒錄 除了12倍速的CD-R燒錄以及穩定的讀取能力外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PX-W1210TA的重頭戲-10倍速CD-RW燒錄。 。10倍速CD-RW的意義 其實CD-RW問世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,但是眼看著CD-R飛快成長,CD-RW卻始終在原地踏步,不免令人覺得有些納悶。事實上,我還記得CD-RW剛問世時,一些所謂的專家,高談闊論CD-RW將會如何取代CD-R,但是一年、兩年過去了,CD-RW始終還是比不上CD-R受歡迎,當然這些跌破眼鏡的專家們,換付眼鏡還是繼續當專家就是了。 道理很簡單:成本與時間。沒有任何一項產品,可以在要求消費者付出更多的代價並加上更長的等待之後,還可以成功的。當初CD-RW剛問世時,空片的價格約是CD-R的七到八倍,後來雖然降到四倍左右,依然偏高;當CD-R已經發展到4倍速甚至6倍速時,CD-RW寫入的速度還停留在2倍速,等到CD-RW的速度都已經進展到8倍速甚至12倍速了,CD-RW依然只有4倍速寫入的速度,無怪乎大家買了CD-RW燒錄機,卻都只拿來燒錄CD-R了。 其實,根本上的癥結在於光碟本身是一種「批次作業」的備份工具,而不是一種「即時作業」的儲存媒體。我們總是把欲備份的資料累積到一定的數量,再一次備份到一片光碟片上,而不會一次只備份一兩個檔案。如果是備份光碟片(光碟對拷),則備份完成後,你也不會有多少機會去更動其中的內容(不然還叫備份嗎?)。 因此,CD-RW可重複燒錄的特性並沒有發揮的機會。如果要把它拿來備份光碟片,未免太浪費,因為根本不需要再更動;拿來備份資料嘛,雖然可以重複使用,但是燒錄的速度實在太慢(只有4倍速),第一次使用時光是Format就必須花幾十分鐘(CD-RW必須Format才能使用,除非已註明"Formatted"),實在太不實用了。 不過隨著PX-W1210TA的問世,由於CD-RW的燒錄速度一舉提高到10倍速,情況就有所改觀了。以10倍速燒錄CD-RW時,燒錄一片74分鐘的光碟,大約需要7-8分鐘,如果是以12倍速CD-R燒錄,則約為5-6分鐘,兩者的速度差異不大。不過高倍速燒錄的風險也隨之增加,如果使用CD-RW燒錄,即使燒壞也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,不必擔心浪費片子,這是它優於CD-R的地方。 而且,有了10倍速的CD-RW,大大縮短了備份資料時的等待時間,使得利用CD-RW備份檔案變得輕鬆多了。更重要的是:CD-RW與CD-R的價差正持續的縮小,目前甚至已降到2倍左右,競爭力提升不少。 。目前使用的限制 不過,雖然10倍速的CD-RW具有速度上的優勢,可是在享用10倍速的燒錄快感前,有些事還是要先知道。 首先,除了燒錄機本身支援10倍速的CD-RW寫入外,還必須有燒錄軟體支援。這也是新的燒錄機剛推出時,必須面對的問題。好在Plextor是知名光碟機大廠,與這些燒錄軟體廠商關係良好,所以在軟體的支援上,相信會隨著各燒錄軟體的版本更新而加入對PX-W1210TA的支援。 目前Plextor隨著PX-W1210TA出貨的軟體是nero,這點頗令人意外,因為以往Plextor都是搭配adaptec的燒錄程式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PX-W1210TA改採IDE界面的緣故?(adaptec是SCSI大廠)呵呵,我開玩笑的,大家別當真。 總之,目前已經可以確認的是nero可以支援PX-W1210TA,據代理商普傑公司表示,只要 Nero 5.0.0.3 以後就可以支援。我手邊沒有5.0.0.3版,不過我在 Nero 5.0.0.9以及5.0.1.3版中測試,PX-W1210TA倒是完全正常。
剛剛提到,想要10倍速燒錄CD-RW,除了燒錄機與軟體外,還需要什麼呢?對了!就是空片。目前市面上的空片主要分為2x以及4x兩種,不過想要以10倍速燒錄CD-RW,片子當然得做些改進才行,因此必須使用10倍速專用的CD-RW空片,才能達到10倍速的燒錄速度。而且,一般4倍速的CD-RW燒錄機,是不能燒錄這種10倍速CD-RW片的,不過還是可以讀就是了。為了方便讀者了解,請參考表1就懂了。 表1
由於10倍速的CD-RW燒錄機剛上市,所以想當然爾,現在市面上還很難買到這種片子,因此普傑公司將會先行引進一批高倍速CD-RW銷售,相信隨著市場的接受度提高,這種新的CD-RW片子應該也會慢慢多起來。目前已經正式通過Plextor認證,確定與PX-W1210TA相容的高倍速(4x-10x)CD-RW,主要有Ricoh與Mitsubishi兩家。 █ 燒不壞的BURN-Proof技術 以往在進行光碟燒錄時,最怕遇到的就是「buffer under run」,通常一發生「buffer under run」,也就意味著這片光碟燒錄失敗,你又多了一片飛盤或杯墊。 。光碟燒錄的過程 當光碟機在進行燒錄的動作時,會先將資料讀取到內建的Buffer(緩衝記憶體),等到buffer中裝滿了資料,再開始進行燒錄。但是燒錄的動作一開始就無法停止,此時如果因為其他的干擾,例如開啟一個新的應用程式,光碟機讀取的速度變慢,趕不上燒錄機燒錄的速度,buffer中的資料便會越來越少,等到buffer中的資料一消耗完,就會出現「buffer under run」的錯誤訊息,也就是說燒錄失敗了。 因此,許多廠商便努力加大燒錄機中buffer的大小,從最早的1MB,到主流的2MB,甚至4MB、8MB,為的就是希望降低燒壞片的機率。不過由於目前燒錄的速度都很快,因此對資料量的傳輸要求也很高,即使內建8MB buffer,當以8倍速或是12倍速燒錄時,其實也撐不了幾秒,所以就有廠商開始從其他的方面著手,希望找出一種減少燒壞片機率的方法。 。BURN-Proof的原理 對Plextor燒錄機熟悉的讀者,可能都知道:Plextor之前膾炙人口的兩款燒錄機-PX-W124TS(SCSI)與PX-W8432Ti(ATAPI),都內建4MB的buffer,不過這款PX-W1210TA只內建2MB的buffer,為什麼Plextor這回如此大膽,在採用了資料傳輸較不穩定的IDE界面(相對於SCSI界面)後,居然還減少buffer的容量? 原來,讓Plextor如此有恃無恐的原因,正是因為PX-W1210TA搭載了一項新的燒錄技術-「BURN-Proof」,這也是PX-W1210TA繼10倍速CD-RW之外的另一項重大革新。 什麼是「BURN-Proof」呢?其實就是「Buffer Under RuN Proof」的縮寫,表示這個技術可以有效的避免buffer under run的發生。如何辦到的呢? 我們前面已經提過光碟燒錄的過程,BURN-Proof技術說穿了,其實也沒有什麼,就是當buffer中的資料低於安全存量(例如20%)時,就會自動停止燒錄的動作,並記錄目前的位置,等到buffer中的資料再度填滿時,再重新回到剛剛的位置,並繼續寫入資料,如此一來,就可以避免因為buffer under run而燒壞片了。 聽起來很容易嘛!那可不!不過背後的技術可是十分複雜的呢!因為在光碟機高速旋轉的情況下,如何重新開始寫入,的確是不容易。好在這個難題交給Plextor工程師去傷腦筋,我們只要知道如何使用BURN-Proof功能就可以了。 附帶一提,BURN-Proof其實是由SANYO公司所開發出來的,並授權給Plextor使用。 。如何啟用BURN-Proof? 既然BURN-Proof這麼神奇,那該如何才能使用BURN-Proof功能呢?與10倍速CD-RW一樣,想享受到BURN-Proof的好處,也必須有硬體和軟體的配合,硬體部份當然就是燒錄機要有BURN-Proof功能(例如PX-W1210TA),其次則是燒錄程式必須支援(例如nero),不過它比10倍速CD-RW好一點,並不需要使用專用片,一般的空片(CD-R或CD-RW)就可以享受到BURN-Proof的功能了。 一般而言,如果你的燒錄機有支援BURN-Proof,只要燒錄程式有支援該部燒錄機,則通常也都會支援BURN-Proof,預設值也是啟動BURN-Proof功能,所以你只要依照正常程序開始燒錄即可,如果你不放心,也可以檢查一下「Use BURN-Proof」前面的方塊是否已被打勾,打勾就表示BURN-Proof功能已啟用。
。燒不壞不代表沒問題 BURN-Proof技術的出現,對於提高光碟燒錄時的「存活率」,的確有莫大的幫助。特別是對那些光碟機較舊的使用者來說,有了BURN-Proof技術,偶爾當光碟機「跟」不上燒錄機的速度時,也不至於馬上就多了一片杯墊。 不過呢∼,BURN-Proof技術還是有其限制的。根據我實際的測試,發現目前BURN-Proof最大的罩門,就是在音樂光碟的燒錄上。其實如果你使用的是一部抓音軌能力良好的光碟機(速度越快的光碟機抓音軌不一定快),就比較不會有問題,可是如果你使用的光碟機較舊,抓音軌能力又差,就可能會發生下列的情況: 一開始,我是使用Plextor自家的PX-40TS(SCSI),做為光碟對拷的資料來源,結果自然是輕鬆過關,即使以12倍速燒錄音樂CD,也沒聽到半點爆音。於是我又改以IDE界面的幾部光碟機做測試,由於有BURN-Proof護體,所以全部的測試都成功的以12倍速完成音樂光碟的對拷。但是我注意到其中有一部,在對拷過程中,因為來源光碟機讀取音軌的速度跟不上燒錄機的速度,所以buffer一下子就用完了,使得BURN-Proof頻頻啟動。燒錄完成後,雖然燒錄程式顯示燒錄成功,可是我在試聽時,卻發現幾乎沒有一首歌是完整的,幾乎都會少掉一段。後來我改以8倍速進行燒錄,這個情況就沒再發生了。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,主要是因為BURN-Proof技術再重新開始寫入資料的時候,會與原先暫停燒錄的位置產生間隙,對於一般的資料倒還好,反正最後檔案的大小還是一樣,不過對於音樂CD來說,因為是連續播放,此時就容易會有爆音產生了。這並不是BURN-Proof本身的問題,而是因為音樂CD的特性使然,所以如果您要以12倍速燒錄音樂CD,建議您買部抓音軌能力較強的光碟機,否則就降速燒錄,比較保險。 █ 功能強大的Plextor Manager 2000 用過Plextor產品的使用者都知道,Plextor的產品都會附上Plextor Manager,可別小看這個程式喔!目前最新版本是Plextor Manager 2000 v1.06,它可以說是Plextor的祕密武器喔! Plextor的祕密武器 Plextor Manager 2000是Plextor專為該公司的產品所開發出來的,配合Plextor Manager 2000,使用者可以針對Plextor的光碟機或燒錄機,調整它的倍速。只要安裝完Plextor Manager,再從「我的電腦」按右鍵選內容,就會出現如圖5的畫面。
看到沒?還可以調整光碟讀取的倍速呢!遇到有刮傷的片子,可以來這裡降速試試看,或許就可以讀出來了。 當然,Plextor Manager 2000的功能不止於此,在Windows 98的工作列上,點選Plextor Manager的圖示,就會出現如圖6的選單。
從選單中可以發現,Plextor Manager 2000主要有以下三個主要的功能:MVP 2000、DiscDupe 2000以及Audio Capture 2000。 其中MVP 2000其實就是一個多媒體的播放中心。DiscDupe 2000顧名思義,是一個光碟對拷程式,Audio Capture 2000則是一個抓音軌的程式。在三個程式中,DiscDupe 2000是最有名的,由於篇幅的關係,我們就以DiscDupe 2000來介紹。
。不是Plextor光碟機也可以用喔 DiscDupe 2000雖然只是Plextor Manager 2000的一部份,但是卻也是最多人使用的。以往由於Plextor的產品價格頗高,所以幾乎都是行家才會買(因為比較貴嘛),但是大家幾乎都是Plextor的光碟機、燒錄機一起買,為什麼?就是衝著 Plextor Manager 中的 DiscDupe 來的。
從圖9可以看到,DiscDupe 2000 的畫面十分簡潔,左邊顯示的是來源光碟機、右邊則是燒錄機,由於是Plextor自家的程式,所以當然只支援Plextor的燒錄機囉!至於光碟機,以往也只支援Plextor的光碟機,但是從1.06版開始,非Plextor的光碟機也可以支援了!這對使用者來說,實在是一個好消息。 不過由於光碟機的讀取能力不一,所以建議您在速度的選擇上,選擇「Auto」,DiscDupe 2000會自己判斷燒錄的速度,很實用喔!要開始燒錄時只要按下右上角光碟圖案就可以了,是不是很方便呢! █ 高倍速燒錄的祕訣 目前高倍速的燒錄機越來越多,想要維持穩定的燒錄,有沒有什麼祕訣呢?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。 。好的光碟機是要件 首先,一部好的光碟機是必需的,在高倍速(8-12x)的燒錄環境下,光碟機的好壞幾乎決定了成敗。如果你的光碟機太爛,每次都得降速才能成功完成燒錄,那又何必買高倍速燒錄機呢?您說是吧? 。不要使用太爛的空片 其次,不要使用太爛的空片。我的習慣是不會去只賣幾種空片的店買,而是去專門賣空片的地方選購。片子的價差極大,從8塊錢到40塊不等,其間至少差了五倍!說品質沒差是騙人的。一般人總習慣用是否燒錄成功來衡量空片的好壞,我承認8塊錢的片子,也有可能以12倍速燒錄成功,但問題是燒錄資料的正確性,以及保存的期限等等,才是不容忽視的問題。 所以,為了資料的安全,最好還是不要拿空片開玩笑。一般而言,我不建議大家買10元以下的片子。如果你不確定空片好不好用,不妨先買幾片回去試試,確定不錯後再採購,否則一次就買50、100片,萬一品質不好就麻煩了。 。維持穩定的工作環境 █ 結語
[返回上頁]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